乐淘资源 生活百科 沈阳举行勿忘“九一八”撞钟鸣警仪式 南京拉响防空警报

沈阳举行勿忘“九一八”撞钟鸣警仪式 南京拉响防空警报

广告位

原标题:沈阳举行勿忘“九一八”撞钟鸣警仪式 南京拉响防空警报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勿忘九一八

 

勿忘“九一八”撞钟鸣警仪式现场

9月18日是“九一八”事变爆发92周年纪念日。沈阳举行撞钟鸣警仪式,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当天上午10时,江苏全省拉响防空警报,各界代表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内撞响和平大钟,缅怀遇难同胞,祈愿世界和平。

今年是“九一八”事变爆发92周年。昨日上午,社会各界人士在沈阳隆重集会,举行撞钟鸣警仪式,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初秋的沈阳,已有微微凉意。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残历碑广场巨大的台历形石碑上,时间凝固在1931年9月18日。

9时18分,仪式在嘹亮的国歌声中开始。“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残历碑前,人们列队整齐,神情肃穆。14名社会各界代表神情凝重地推动钟槌,撞响“警世钟”。14响钟声回荡在空中,寓意着中华民族14年抗日战争的艰辛历程,声声入心。

警报声划破天际,鸣响3分钟,街道上的汽车纷纷停下,鸣笛示警,行人驻足肃立。辽宁省其他13个城市也同时鸣响防空警报,共同铭记这一国难日。

91岁的老兵李维波对记者说:“92年过去了,现在日子越来越好,可我们一定要居安思危,要时刻记住,落后就要挨打,要团结起来,建设强大的国家。”

前来参加撞钟鸣警活动的沈阳市第五中学学生曲建祯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一定努力学习,做有抱负有理想的有志少年。我们会把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的精神融入学习中,把爱国之情转化为报国之志。”

自1995年以来,每逢“九一八”这天,警报都会在沈阳这座城市拉响。

当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铭记“九一八”事变爆发92周年活动。当天上午9时18分,升国旗、撞响和平大钟仪式在纪念馆公祭广场举行。全体人员面向国旗肃立致敬,脱帽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全场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随后,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后代代表、青少年代表、教师代表、部队官兵代表、紫金草志愿者代表等6人共同撞响和平大钟。钟声在广场上空久久回荡,警示人们筑牢历史记忆、维护正义和平。

已故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余昌祥的女儿余惠如是当日的撞钟代表。她说:“父亲的遗愿是历史悲剧不再重演,子孙后代永远生活在和平的阳光下。我一直牢记父亲的嘱托,不忘历史,并肩负起传承历史记忆的重任,为维护和平安宁尽一份力。”

纪念馆外,参观者已排起长队。南京农业大学学生程宇选择这一天前往纪念馆,缅怀遇难同胞。“在纪念馆外听到国歌响起,看到国旗升起,我热泪盈眶。我们会记住历史,并在和平的今天更加珍惜当下的生活。”她说。

“在这样重要的历史节点,通过仪式化的活动,让更多人记住这段历史。纪念馆每天开馆时响起的钟声,都在警醒世人,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纪念馆教育服务部负责人金海燕说。

当日,“永远的铭刻——抗战历史记忆版画展”在纪念馆开展。文并图/新华社

相关新闻

侵华日军731部队军医名簿原始档案首次公布

东北烈士纪念馆

展出“忠灵塔”碑文铜牌

“九一八”事变爆发92周年前夕,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东北烈士纪念馆首次展出馆藏国家一级文物——1936年侵华日军为战死者建造的“忠灵塔”碑文铜牌,深刻展现侵华日军在东北地区犯下的罪恶行径。

东北烈士纪念馆馆长刘强敏介绍,这块碑文铜牌来自黑龙江省鹤岗市矿区的一座“忠灵塔”,它是日本侵略者为祭奠在侵华战争中战死的日军而建。碑文铜牌横长51厘米,纵长36.5厘米,厚2厘米,重12千克。上面的文字大意为:康德3年5月22日下午9时至次日上午3时,遭“匪首”夏云杰率部约700人袭击,社员及家属等28人奋死抵抗,不幸中弹殉职。为山口为市、桥田德次、赵永富三人授勋纪念。

“从表述内容来看,这块碑文铜牌具有极大的欺骗性,制造了普通百姓遭土匪袭击的假象,妄图以此加深东北民众与革命队伍之间的对立情绪。”刘强敏说,事实真相是,1936年5月22日夜,在东北人民革命军第六军军长夏云杰指挥下,东北人民革命军兵分两路袭击鹤岗矿山。一路炸毁了矿山东南的吊桥和车库,封锁了日本守备队和矿山警察队的增援道路。夏云杰率领另一路直捣煤矿事务所,击毙了日本指导官山口为市、桥田德次和伪矿山警察大队队长赵永富。此后,夏云杰向矿山警察队宣传党的抗日政策,26名矿警现场报名加入第六军。这次战斗缴获敌人大批枪支弹药,23日凌晨,夏云杰率领部队凯旋。

受访专家认为,这场袭击鹤岗矿山的战斗,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击。侵华日军为战死者建造的“忠灵塔”碑文铜牌,是侵华日军罪恶行径的铁证。1948年,东北烈士纪念馆将这块碑文铜牌征集入馆。

日前,东北烈士纪念馆推出宣传视频《铁证如山:侵华日军为战死者建造的“忠灵塔”的碑文铜牌》,揭露碑文铜牌背后的历史真相,激励更多人铭记历史。

伪满皇宫博物院

1400余张照片揭露侵华日军罪行

昨日,伪满皇宫博物院正式发布《日本秘藏侵华战争照片实录》一书,收录了1407张珍贵历史照片,其中部分照片为首次公开,揭露了侵华日军一些被刻意隐藏的真相。

据介绍,该书所选照片是1931年至1945年日本侵华战争期间,日本人用镜头真实记录的一些侵华日军的战场机密和战时暴行。许多照片被盖上“不许可”印戳,禁止公开发表。

“这些照片是多年来,伪满皇宫博物院的研究人员从日本《不许可写真》《日支事变写真帖》《国际写真情报》等各类战场写真中搜集回来的。”伪满皇宫博物院特聘研究馆员赵士见说。

“未来,博物院会将本书以专题数据库形式上线,供学界利用。”赵士见说。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

公开侵华日军军医将校名簿

“九一八”事变爆发92周年之际,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公开最新发现的重要史料——侵华日军军医将校名簿。

该史料是由黑龙江外国语学院特聘教授、日本学者松野诚也于今年7月在日本国立公文书馆发现的。这份史料名为《将校名簿·现役将官》《将校名簿·现役军医》,其中记载了731部队军医的基本信息,及1944年以后其所属、调整、复员等内容,涵盖了从中将到少尉等职务,包含731部队同其他卫生部队的人员流转情况,证明731部队与其他卫生部队有人员交流。

松野诚也介绍,这份史料有两册,既包括将官、少将以上的日本高级将校,也有军医大佐、少尉等。例如,731部队两任部队长石井四郎、北野政次,何时成为军医少将、中将,何时工作调动等情况,都被记载得很清楚。设在南京的侵华日军1644部队将校名簿也被首次发现。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馆长金成民介绍,通过和既往史料对比、梳理、研究,可以更为全面地了解二战末期侵华日军军医将校的总体情况与任职经历,是深化731部队总体规模、人员构成、职级军阶等问题研究的核心资料,是全方位认知侵华日军罪行、军医协同犯罪的关键证据,对还原历史真相、推进学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新华社

原标题:沈阳举行勿忘“九一八”撞钟鸣警仪式 南京拉响防空警报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勿忘九一八

 

勿忘“九一八”撞钟鸣警仪式现场

9月18日是“九一八”事变爆发92周年纪念日。沈阳举行撞钟鸣警仪式,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当天上午10时,江苏全省拉响防空警报,各界代表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内撞响和平大钟,缅怀遇难同胞,祈愿世界和平。

今年是“九一八”事变爆发92周年。昨日上午,社会各界人士在沈阳隆重集会,举行撞钟鸣警仪式,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初秋的沈阳,已有微微凉意。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残历碑广场巨大的台历形石碑上,时间凝固在1931年9月18日。

9时18分,仪式在嘹亮的国歌声中开始。“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残历碑前,人们列队整齐,神情肃穆。14名社会各界代表神情凝重地推动钟槌,撞响“警世钟”。14响钟声回荡在空中,寓意着中华民族14年抗日战争的艰辛历程,声声入心。

警报声划破天际,鸣响3分钟,街道上的汽车纷纷停下,鸣笛示警,行人驻足肃立。辽宁省其他13个城市也同时鸣响防空警报,共同铭记这一国难日。

91岁的老兵李维波对记者说:“92年过去了,现在日子越来越好,可我们一定要居安思危,要时刻记住,落后就要挨打,要团结起来,建设强大的国家。”

前来参加撞钟鸣警活动的沈阳市第五中学学生曲建祯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一定努力学习,做有抱负有理想的有志少年。我们会把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的精神融入学习中,把爱国之情转化为报国之志。”

自1995年以来,每逢“九一八”这天,警报都会在沈阳这座城市拉响。

当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铭记“九一八”事变爆发92周年活动。当天上午9时18分,升国旗、撞响和平大钟仪式在纪念馆公祭广场举行。全体人员面向国旗肃立致敬,脱帽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全场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随后,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后代代表、青少年代表、教师代表、部队官兵代表、紫金草志愿者代表等6人共同撞响和平大钟。钟声在广场上空久久回荡,警示人们筑牢历史记忆、维护正义和平。

已故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余昌祥的女儿余惠如是当日的撞钟代表。她说:“父亲的遗愿是历史悲剧不再重演,子孙后代永远生活在和平的阳光下。我一直牢记父亲的嘱托,不忘历史,并肩负起传承历史记忆的重任,为维护和平安宁尽一份力。”

纪念馆外,参观者已排起长队。南京农业大学学生程宇选择这一天前往纪念馆,缅怀遇难同胞。“在纪念馆外听到国歌响起,看到国旗升起,我热泪盈眶。我们会记住历史,并在和平的今天更加珍惜当下的生活。”她说。

“在这样重要的历史节点,通过仪式化的活动,让更多人记住这段历史。纪念馆每天开馆时响起的钟声,都在警醒世人,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纪念馆教育服务部负责人金海燕说。

当日,“永远的铭刻——抗战历史记忆版画展”在纪念馆开展。文并图/新华社

相关新闻

侵华日军731部队军医名簿原始档案首次公布

东北烈士纪念馆

展出“忠灵塔”碑文铜牌

“九一八”事变爆发92周年前夕,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东北烈士纪念馆首次展出馆藏国家一级文物——1936年侵华日军为战死者建造的“忠灵塔”碑文铜牌,深刻展现侵华日军在东北地区犯下的罪恶行径。

东北烈士纪念馆馆长刘强敏介绍,这块碑文铜牌来自黑龙江省鹤岗市矿区的一座“忠灵塔”,它是日本侵略者为祭奠在侵华战争中战死的日军而建。碑文铜牌横长51厘米,纵长36.5厘米,厚2厘米,重12千克。上面的文字大意为:康德3年5月22日下午9时至次日上午3时,遭“匪首”夏云杰率部约700人袭击,社员及家属等28人奋死抵抗,不幸中弹殉职。为山口为市、桥田德次、赵永富三人授勋纪念。

“从表述内容来看,这块碑文铜牌具有极大的欺骗性,制造了普通百姓遭土匪袭击的假象,妄图以此加深东北民众与革命队伍之间的对立情绪。”刘强敏说,事实真相是,1936年5月22日夜,在东北人民革命军第六军军长夏云杰指挥下,东北人民革命军兵分两路袭击鹤岗矿山。一路炸毁了矿山东南的吊桥和车库,封锁了日本守备队和矿山警察队的增援道路。夏云杰率领另一路直捣煤矿事务所,击毙了日本指导官山口为市、桥田德次和伪矿山警察大队队长赵永富。此后,夏云杰向矿山警察队宣传党的抗日政策,26名矿警现场报名加入第六军。这次战斗缴获敌人大批枪支弹药,23日凌晨,夏云杰率领部队凯旋。

受访专家认为,这场袭击鹤岗矿山的战斗,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击。侵华日军为战死者建造的“忠灵塔”碑文铜牌,是侵华日军罪恶行径的铁证。1948年,东北烈士纪念馆将这块碑文铜牌征集入馆。

日前,东北烈士纪念馆推出宣传视频《铁证如山:侵华日军为战死者建造的“忠灵塔”的碑文铜牌》,揭露碑文铜牌背后的历史真相,激励更多人铭记历史。

伪满皇宫博物院

1400余张照片揭露侵华日军罪行

昨日,伪满皇宫博物院正式发布《日本秘藏侵华战争照片实录》一书,收录了1407张珍贵历史照片,其中部分照片为首次公开,揭露了侵华日军一些被刻意隐藏的真相。

据介绍,该书所选照片是1931年至1945年日本侵华战争期间,日本人用镜头真实记录的一些侵华日军的战场机密和战时暴行。许多照片被盖上“不许可”印戳,禁止公开发表。

“这些照片是多年来,伪满皇宫博物院的研究人员从日本《不许可写真》《日支事变写真帖》《国际写真情报》等各类战场写真中搜集回来的。”伪满皇宫博物院特聘研究馆员赵士见说。

“未来,博物院会将本书以专题数据库形式上线,供学界利用。”赵士见说。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

公开侵华日军军医将校名簿

“九一八”事变爆发92周年之际,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公开最新发现的重要史料——侵华日军军医将校名簿。

该史料是由黑龙江外国语学院特聘教授、日本学者松野诚也于今年7月在日本国立公文书馆发现的。这份史料名为《将校名簿·现役将官》《将校名簿·现役军医》,其中记载了731部队军医的基本信息,及1944年以后其所属、调整、复员等内容,涵盖了从中将到少尉等职务,包含731部队同其他卫生部队的人员流转情况,证明731部队与其他卫生部队有人员交流。

松野诚也介绍,这份史料有两册,既包括将官、少将以上的日本高级将校,也有军医大佐、少尉等。例如,731部队两任部队长石井四郎、北野政次,何时成为军医少将、中将,何时工作调动等情况,都被记载得很清楚。设在南京的侵华日军1644部队将校名簿也被首次发现。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馆长金成民介绍,通过和既往史料对比、梳理、研究,可以更为全面地了解二战末期侵华日军军医将校的总体情况与任职经历,是深化731部队总体规模、人员构成、职级军阶等问题研究的核心资料,是全方位认知侵华日军罪行、军医协同犯罪的关键证据,对还原历史真相、推进学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新华社

责任编辑:张驰(QN0009)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乐淘资源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侵权问题需要处理,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QQ 917118162

作者: admin

上一篇
下一篇
广告位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917118162@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